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道佛三家,国学经典浩如烟海,可谓汗牛充栋。其中易经居众经之首,被誉为万经之王,属大道之源,甚至是经中之经。易经知识高深、奥妙、有趣。易经既是儒家经典,也是道家经典。庄子曰:易以道阴阳。这是对易经的高度概括。易者,简易也,复杂的可以还原成简易简明的;简易不是简单,更不是单调。易者,变易也,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。易者,不易也,原则是不变的,所谓万宗归一;不易,这也是对简易和变易的限制和补充。
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图腾崇拜。图腾(totem),印第安语,亲属、标志之意。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、祖先、保护神的表征;也是原始人执著的一种信念,认为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,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。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,至今未衰。殷商的图腾是玄鸟,史记云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。” 以动物为图腾的居多。
华夏民族早先的图腾很繁杂,羊、猪、鱼、鸟,等等都有,后来逐渐以龙为图腾。尤其到了汉代,龙具有人格性了。龙是有九种(多种之意)动物组合而成,龙的形象是蛇身,鹿角,牛耳,驼头,兔眼,蜃腹,鱼鳞,虎掌,鹰爪。龙能上天入地,变化无穷。后来成为皇帝的表征,如龙种、龙宫、龙袍等。在风水四神兽之中居首位:东方青龙,西方白虎,南方朱雀,北方玄武。蜃,shen(去声),一种大的在海里的贝壳类动物蛤蜊,据说由雉入海变化而来的。贝壳可以制成砗磲,而砗磲为七宝之一,具有特殊的功能,如对已婚年轻夫妇引动生育。
华夏民族将图腾发展到生肖的概念,这已深入人心,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和民俗心理。有十二生肖,对应十二地支。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神秘文化之根本就是阴阳五行,为了记时,发明了天干地支,而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对应,子鼠,丑牛,寅虎,卯兔,等等。若与天干结合,有六十甲子,神仙化后成为六十甲子神,亦称六十太岁。若与五行结合,每种生肖有五行属性,以属龙的为例,有甲辰,木龙也;有丙辰,火龙也;等等。今年壬辰为水龙,强龙是也,非祥龙。
《周易》《说卦第八章》:“乾为马,坤为牛,震为龙,巽为鸡,坎为豕,离为雉,艮为狗,兑为羊。”这是以八卦来表征动物,其实是指八类动物。其中说乾为马,这是指龙马,黄河中龙马背负河图跃出水面。并非一种,其实是指一类型。如龙,可以表征蛇类,体形较大较长的各种鱼类。艮为狗,还包括与狗同族的动物,如狼、豺、狐等。
所谓五谷丰登,六畜兴旺。六畜是指马、牛、鸡、猪、狗、羊,都在十二生肖之中。六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很密切。祭祀使用猪羊为少牢,加牛就是太牢。《说卦》表征的八种动物除了龙和雉不在六畜之内,其他六种动物就是六畜。雉即野鸡,雉和鸡是同一类雉科动物。奥妙在于雉入海后会化为蜃。蜃为水生动物,两极相通,火水互补,在一定条件下互变。古代中国辩证法:物极必反,两极相通。
地支有十二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其中子寅辰午申戌属阳,其余属阴。
寅卯为东方木,巳午为南方火,申酉为西方金,亥子为北方水,丑辰为戌未中央土,寄于四维。
关于地支也有一些说法:“子者,兹也,阳气既动,万物孽萌于下也。丑者,纽也,纽者,系也,续萌而系长也。寅者,移也,亦云引也,物牙稍吐,引而伸之,移出于地。卯者,冒也,万物冒地而出也。”等等说法,也是讲功能的。天干地支有阴阳五行运行符号之涵义。子是兹的意思,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。子时是一阳来复之时。子时应该休息,人体自动在调整,休养生息。或者练功。增强能量方面前者无意而后者有意。
十二地支方位:子北午南,卯东酉西,其他根据顺序处于四维。
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主要是讲功能的,在预测中不能执著于其实体。
天干与地支组合可得甲子、乙丑、丙寅,丁卯,直至壬戌、癸亥六十种可能,称六十甲子。其可用于记年月日时,这可称为四柱,可以运用于预测与咨询。
根据太极思维,万物分阴阳,且阴阳互补,对称,统一,平衡。故将十二生肖分成六对:
第一对:鼠和牛。子鼠属阳,丑牛属阴。鼠表征聪明,牛表征勤劳。两者一定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,如果只有智慧不勤劳,就变成了小聪明,光是勤劳,不动脑筋,就变成了愚蠢。苦干加傻干劳而少功,甚至劳而无功。
第二对:老虎和兔子。老虎表征勇猛,所谓虎虎生威;兔子表征谨慎,所谓狡兔三窟。两者一定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,才能做到所谓的大胆心细。有勇无谋,或缺乏勇气都不行。
第三对是龙和蛇。龙表征刚猛,蛇表征柔韧。刚柔并济导致成功。
第四对是马和羊。马尤其是龙马表征奋勇向前,羊表征温顺和睦,吉祥如意。羊字文字吉利美善。
第五对是猴和鸡。猴表征灵活,鸡表征恒定守常,公鸡晨鸣。
第六对是狗和猪。狗表征忠诚,猪表征随和。
各种生肖之间的合化是由其地支决定的,如子丑合土,寅亥合木等。
各个民族的十二生肖(十二兽)有所区别,以汉族为为主体进行比较:
柯尔克孜族十二兽: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鱼、蛇、马、羊、狐狸、鸡、狗、猪。
鱼置换了龙,狐狸替代了申猴。前者有理,鱼为潜在的龙。
桂西彝族十二兽:龙、凤、马、蚁、人、鸡、狗、猪、雀、牛、虎、蛇。
多出来凤、蚁、人、雀。缺了羊。奇怪的是,桂西彝族十二兽有人这样的一兽,也算万物一体,众生平等。缺了子鼠、卯兔、未羊和申猴。
哀牢山彝族十二兽:虎、兔、穿山甲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、鼠、牛。
以穿山甲取代了龙。
海南黎族十二兽:鸡、狗、猪、鼠、牛、虫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。
以虫取代了虎。
云南傣族十二兽:鼠、黄牛、虎、兔、大蛇、蛇、马、山羊、猴、鸡、狗、象。
大蛇即龙,山羊即羊,象取代猪。猪被称为锯掉鼻子的大象。
新疆维吾尔族十二兽: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鱼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。
鱼置换龙,其他不变。
六畜马、牛、鸡、猪、狗、羊在中华许多民族中各族几乎都有。
广西壮族、川滇黔彝族和蒙古族的十二兽与我们汉族的十二生肖相同。
生肖与图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凡犯太岁的,根据民俗心理,他们应该到道教场所拜太岁。拜太岁至少应该拜三尊太岁,即生年太岁、流年太岁,还有六十太岁之首甲子太岁。拜太岁是一种民俗文化心理,我们应理性对待之,若是神神道道这是一种迷信;若有人装神弄鬼,我们则应警觉,不要愚昧,受骗上当。
总而言之,我们应该懂得一些民俗知识,尊重民俗文化心理,和光同尘,利己利人,何乐而不为!
(来源:东方易学文化联盟)